甜柿營養豐富,具有高含量維生素A、C,可有效預防乾眼症,延緩皮膚老化,是許多人每逢秋天必吃的美食。每年的4-5月為甜柿的花期,其生長週期中常見的問題有落果、病蟲害等。
柿樹落果發生主要可分為兩個階段,前期落果(第一次落果)發生於開花後2-5周,時間大約為5-6月份之間,有一次明顯的落果高峰期,自然落果率達60%以上,7-8月份間還會有幾波少量落果,稱為後期落果(第二次落果),造成產量不穩定,收成減少。
落果發生原因:
(1)栽培環境變化
栽培環境短時間發生劇烈變化,為造成落果主因,如暴雨過後土壤排水不良,導致根圈土壤黏重且孔隙變小,阻礙根部氣體交換,造成根部受損影響落果。另外長期乾旱亦是造成落果因素之一。
在氣候條件上甜柿生育期間日照必需充足,若開花時期多雨,易造成結果枝及發育枝生長旺盛而引起落花;在梅雨季節長期的日照不足,使得光合成產物減少,導致大量落果。因此在開花時期至著果初期應避免過量之氮素施用,以免造成營養生長旺盛而導致嚴重之落花落果,影響產量及收益。
(2)養分供應不均
甜柿栽培上常出現隔年結果現象,導致每年產量不穩定,若前年度柿樹結果過多,消耗大量柿樹體本身養分,又未能及時補充果實發育所需之元素,或柿樹受到遮陰以致光合作用產物不足,結果可能導致果實間相互競爭養分,位於結果枝基部果實落果率增加。
或氮肥施用過量時,造成柿樹體內碳水化合物產生失衡與其他要素養分間比例失衡,而引起甜柿枝梢徒長,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而影響花芽分化,造成落果、著果率不佳。
(3)單性結實(Parthenocarpy)能力差異
單性結實(Parthenocarpy)是指在自然條件下,不經傳粉或其他任何刺激,便能發育形成無籽的果實。依品種不同,單性結實能力也會有差異,單性結實能力較強的品種,如”次郎”、”花御所”著果率較強,相較之下”富有”單性結實力較差,落果發生情形較明顯。
常見病蟲害:
甜柿生育期間主要的病害有灰黴病、角斑病、白粉病、葉枯病、炭疽病等;蟲害有毒蛾、避債蛾、粉介殼蟲、果實蠅等。病蟲害的發生與植株的生育期、發生的部位及氣候環境有密切關係。除了使用核准登記用藥進行防治,果園管理如清除落葉病枝、加強整枝修剪以促進通風及日照等亦可降低病蟲害的影響。 |